聚合氯化铝在污水处理中的作用原理:聚合氯化铝在水处理中是比较传统的方法,但也是被广泛应用的成本低廉的效果很好的方法。在研究中通常把混凝分为两个过程;凝聚和絮凝。
在实际水处理操作运行中,这两个阶段几乎是同步发生的。混凝处理的目的就是通过投加混凝剂聚合氯化铝,利用电性中和、吸附架桥、网捕沉淀等作用将污染物凝聚成高质量的矾化,这些矾化可通过后续的程度和过滤工序得以去除。
沉淀和过滤的目的仅仅是将在混凝处理中形成的矾化充分、完全地从所处理的水中分离出去;消毒处理的效果与混凝处理也有密切的关系。混凝作为传统工艺的第 一道生产工序,制约着后续工艺的处理效果,称为水处理的关键。
1、根据原水不同情况,使用前可先做小试求得合适药量。为便于计算,小试溶液配置按重量体积比(W/V),一般以2~5%配为好。如配3%溶液:称PAC3g,盛入洗净的200ml量筒中,加清水约50ml,待溶解后再加水稀释至100ml刻度,摇匀即可。
2、生产用按固体:清水=1:5左右先混合溶解后,再加水稀释至2~3%(W/V)的溶液即可。低于1%溶液易水解,会降低使用效果,浓度太高易造成浪费。
3、加药按求得的合适投加量投加。并在运行中注意观察调整,如见沉淀池矾花少,余浊大,则投加量过少,如见沉淀矾花大且上翻,余浊高,则加药量过大,应适当调整。
4、加药设施应防腐。
文章摘自:http://www.mzsxwcj.com/